為切實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咸陽銀保監分局強化監管引領,組織轄區銀行保險機構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現將咸陽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向金融消費者提示如下:
案列(一)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案例簡介】
2022年*月,石女士前往**銀行要求取出大額現金,工作人員告知其取大額需要提前預約,石女士聽后神色異常,工作人員心中起疑,便詢問其大額取現的用途,石女士支支吾吾不肯明說,再三追問下,石女士才小心的告訴工作人員,近日她頻繁接到公安局工作人員電話,稱她的身份證被使用,在某銀行開立銀行卡并涉嫌洗錢,銀行卡存在支付風險。通過發送在公安局工作的視頻以及工作證來證明事情的真實性,取得了石女士的信任,以需要核實登記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為由,讓石女士將個人信息、銀行卡卡號及支付密碼告訴了他,并要求石女士將所有資金存入指定銀行卡。
**銀行工作人員意識到石女士已遭到電信詐騙,立即耐心詳細解釋,勸阻了石女士并幫助石女士報了警,成功攔截了這起電信詐騙案件,保障了石女士的資金安全,同時結合典型案例,向石女士講解了網絡詐騙的特點和危害,石女士表示“以后一定提高警惕,若再遇到此類情況,第一時間報警處理”。
【案例啟示】
受害人被騙的根本原因是充分相信了犯罪分子編制的詐騙“劇本”。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往往是老年人、青少年等社會弱勢群體,自救能力很有限。銀行機構要針對不同人群開展精準宣傳,對老年人、青少年、農村居民等重點人群量身定制開展防詐宣傳,一方面為其提供金融、互聯網等基礎知識,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被騙;另一方面揭示騙局慣用手法,告知群眾警惕被犯罪分子利用貪財、恐懼、避險心理,筑牢防騙拒騙的安全防線。只有消費者具備識別電信網絡詐騙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案件高發趨勢。
案例(二) 反假
【案例簡介】
“我從你們樓下ATM機取的錢怎么是假的?你們憑什么給我假錢?把我的錢還給我,我不取了!”一日,**銀行的員工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日常工作,一位老大爺突然高聲吵嚷起來,打破了營業部原有的平靜。
原來,老大爺是附近居民,平時靠經營早點攤掙點生活費,今天是來取他近期賣早點的收入。當老大爺一聽自己這張假幣被蓋章沒收,立馬就焦躁激動起來。“您好,老大爺,這張紙幣確實有問題。根據人行規定,收到的假幣不能再交予持有人、重新流入市場的,請您理解我們?!痹摼W點接待柜員小趙耐心跟老大爺解釋說。
“這100塊錢可是從你們的機子里取出來的!得賣多少早點才能回來,你們得還我血汗錢!”小趙和網點內控副行長詳細詢問了大爺取錢的ATM機器編號,并且調取當日ATM機室錄像仔細查看,發現老大爺先是存錢,而后又取出900元,原來這100元是老大爺自己帶來的錢幣。老大爺在層層證據面前逐漸松了口,看老大爺的情緒慢慢緩和下來了,柜員小趙拿起展架上的反假幣宣傳資料,耐心向大爺講起來,“鑒別紙幣真偽,要‘一看二摸三聽四測’。首先要看水印,在票面正面左側的空白處,迎光透視,可以看到立體感很強的水印。還有最明顯的是,左下角這個“100”是會變色的,由綠變藍,而假幣就看得不太清楚……”耐心細致講完鑒別知識后,大爺說:“要是早知道就不會被騙了”。當天下班后,不放心的小趙又撥通了老大爺的電話:“叔,我是**銀行的小趙,您心情好點了嗎?以后您收錢的時候一定要多留意,不要再被騙了?!贝鬆斠宦犑切≮w便高興地說:“小趙你真是個好姑娘,叔今天不該在你們那里發那么大脾氣,現在都覺得不好意思。我理解你們的工作,你們的服務真是好,以后叔就信你,信你們銀行!”
【案例啟示】
愛護人民幣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與制販假幣犯罪作斗爭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反假工作不僅能維護金融穩定,經濟穩定,還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維護人民幣的信譽,各銀行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點面結合,常抓不懈,將反假幣作為長期宣傳重點,為構建和諧穩定的金融環境貢獻力量。同時,金融消費者也要掌握鑒別人民幣的常識,提升識假反假能力。
案例(三) 防范非法集資
【案例簡介】
消費者張女士今年65歲,2013年投保了一份分紅保險。一日,張女士到**保險公司柜面申請保單質押貸款業務。張女士表示自己著急用錢,希望保單質押貸款的資金盡快到賬。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向張女士了解資金用途,張女士表示近期剛認識了一位“忘年之交”小劉,小劉向自己推薦一款理財產品,建議通過保單質押貸款的方式拿出資金,用來購買一款年化收益率為10%的“保本”理財產品,期限一年,以實現資金收益最大化。工作人員提醒張女士核實該理財產品的真實性,并向其介紹了《關于防范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提示張女士不要輕信“保本收益高”的騙局。
張女士在仔細閱讀了《關于防范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后,意識到小劉推薦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不符合市場經營的規律,有可能是一場騙局,最終打消了購買理財產品的念頭,并終止辦理保單質押貸款業務。
【案例啟示】
如何規避非法集資?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謹記“三要”“三不要”。
一要理性,不要僥幸。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堅守理性底線,特別是老年人更不要盲目的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多方確認認真考慮后再行動,購買前要最好先詢問家人意見。
二要穩健,不要冒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還可能是投資騙局,投一次就血本無歸,要合理評估自身承受能力,審慎確定風險承擔意愿,不冒險投資!
三要警惕,不要盲目。對于主動找上門的所謂“投資商機”或“營銷人員”要小心謹慎,評估其真實性。“收益豐厚、條件誘人、機會難得、名額有限”都很可能是騙局,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
案例(四) 預防養老詐騙
【案例簡介】
2022 年 *月,一位 60歲左右的大媽前往**保險公司柜面辦理保單貸款業務,辦理業務過程當中,保全工作人員詢問大媽辦理貸款用途時,大媽笑了笑,表示自己活到這個歲數還是第一次辦理貸款業務。工作人員繼續詢問到大媽是因經濟緊張需要辦理貸款業務的嗎?大媽表示近日有一個跟自己孫女差不到大的業務人員為其推薦理財產品,宣稱該理財產品收益較高,以后都不會再有這么好的理財產品了。大媽被該業務人員說動了心,但因為自己實在沒有多余的錢購買該理財產品,拒絕了業務人員,業務人員見大媽有動心就開始詢問大媽經濟狀況及平時的理財方式,得知大媽在保險公司有購買的保單,就開始向大媽傾訴自己工作不易,生活不易,獲取大媽同情心最終說服大媽前來保險公司辦理貸款業務來辦理自己推薦的產品。在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耐心勸導下,大媽最終放棄辦理保單貸款業務。
【案例啟示】
保險機構要加大公眾金融知識普及力度。通過多種方式渠道宣傳普及金融知識,在老年人辦理業務時多和老年人溝通,并向老年人多宣傳養老詐騙的風險案例,提高警惕,提升老年人的風險防范和法律意識。消費者要不斷提升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了解基本金融知識,維護自身資金安全。
(咸陽銀保監分局)